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新型预锂化技术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来源:网络时间:2022-12-28 19:39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电池制造商需要开发更好的负极来替代常用的石墨。其中,SiO比容量高,地壳储量丰富,有望用于下一代高功率锂离子电池。

但是SiO也有一系列的缺点,尤其是固有电导率低,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尺寸变化很大。高达300%的体积变化,负极材料会损坏脱落,从根本上降低性能。

复旦大学分子催化与功能材料上海重点实验室电化学科学家傅说:“如果将一氧化硅和碳结合在一种复合材料中,形成现有石墨阳极材料和下一代硅基阳极的混合物,可能会获得成功。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两者的优点,但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碳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在流通过程中体积膨胀要小得多。它的柔韧性和润滑能力有助于抑制硅的体积膨胀。总的来说,复合负极具有良好的容量和高循环性能。

但解决一套问题只会引出另一套问题,SiO-C复合阳极的库仑效率相对较差。使用SiO-C复合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第一次循环中,部分锂与复合材料发生不可逆反应,产生“降解产物”,在负极表面与电解液之间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层。这种寄生的“锂化”过程又会导致活性锂和库仑效率的损失。

据国外媒体报道,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预锂”技术,该技术预先在电池中储存额外的锂,以补偿电池循环过程中寄生反应消耗的锂。其他研究人员也开发了预锂化技术,通常涉及纯金属锂、改性金属锂或含锂化合物。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如含锂化合物可能在循环过程中锂化后释放气体,从而降低负极的性能和电池的总能量密度。

研究人员将这种新的预锂技术称为“锂固体腐蚀”,它使用一种由含碳氮氧化锂(LiCPON)组成的固体电解质来代替电解质,从而解决了此类问题。这不仅避免了锂金属不必要的副反应,而且在阴极和电解质之间产生了更好的界面。

研究人员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实时观察电化学反应,包括光学成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以研究固态腐蚀预锂化过程是否能按预期进行。与使用电解液的预锂电极相比,该技术将负极的预锂效率提高了近83%。

研究人员已经使用纽扣电池验证了这一概念,现在希望通过工业级电池演示这一过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热文章

精选图集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4-All Rights Reserved exp.qchg.cn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博览exp.qchg.cn观点。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邮箱:linghunposhui@163.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