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召开了一场主题为“太阳系边际探测工程立项综合论证”的启动会,这场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在我们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将属于中国的航天器送往80~100 AU的极寒深空之中,也就是去探索和突破太阳系的边界,在那个无人区里考古宇宙。
同一天,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了一支新的探索队,它就是国字号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
如果说蔚小理等新势力,是硬挤进汽车市场的,那么智己便是坐在轿子里,被资本、供应商抬着,在无限风光下入了场。
彼时,造车新势力为了“筹血”融资四处奔走,但由上汽牵头,张江高科、阿里巴巴共同投资打造的智己,却是手握80亿元资本,头顶上汽“一号工程”之名,拥有无数优质资源。
举个简单的例子,蔚来早期的首任车主享有终身免费换电和免费使用高阶辅助驾驶NOP+的权益,但在蔚来亏损加剧的情况下,新车主在换电、高阶辅助驾驶NOP+等方面要么权益缩水,要么订阅收费。
而智己,销量远不如蔚来,但出手更为阔绰,一方面,它调低旗下产品门槛,另一方面,将一系列高规格配置列为标配,你想额外花钱,智己还不让,前有上市赠送IM AD终身免费使用权的智己LS6,后有全系标配无图城市NOA智能领航的智己L6。
一场“轰轰烈烈”的发布会
4月8日,智己L6正式发布。
为什么用“轰轰烈烈”来形容这场发布会呢?
一来,从产品本身来看,开局便装上了灵蜥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高通骁龙8295芯片、英伟达Orin-X芯片以及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的智己L6,几乎是把自己与“朋友圈”各自的拿手好菜都凑成了一桌,配上23-33万的预售价,的确引起市场高度重视。
二来,智己足够大方,自个儿掏钱帮小米SU7又办了一场发布会。
不像友商对比竞品时的遮遮掩掩,小米SU7的名字与一系列重要参数都与智己L6绑定在一起,用来衬托后者的卓越。白色高亮代表领先,而属于小米SU7的,更多是代表落后的灰色。可对于前几天才看过小米SU7正版发布会的媒体、网友来说,无论是白色,还是灰色,都不如最后一行的电机对比来得醒目。
智己L6想要证明自己能够通过核心技术“超越一切向往”,而这里所说的“向往”放在当下来看便是小米SU7。但智己L6超越了吗?至少从续航、效率、补能、零百加速等数据来看都超越了,但电机技术还真没有。
PPT上赫然写着小米SU7 Max的双电机方案为“前IGBT/后SiC”,刘涛总基于此高谈阔论,大谈领先,但实际上,小米SU7 Max匹配的是前后双SiC,换句话说,智己在发布会上犯了一个所有汽车媒体都不能犯的错误:基本车况信息写错了。
连道歉都在犯错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便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
发布会结束没多久,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便在个人微博上进行道歉。
其实造车新势力的高管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在网络上唇枪舌剑并不少见,这被视为是新势力给汽车市场带来的一种新商战形式。可不同的是,每每涉及到通过官方公开形式发生的大事小情,往往也都会通过官方渠道予以正式回应。简而言之就是“高管负责掐架,官方负责善后”,这既给高管留住了颜面,也在商业竞争层面给自己、给友商以体面,而像刘涛总这样着急忙慌地通过个人微博非正式致歉的并不多,更何况这还是一次十分业余的“内容审核”错误。
这样的业余失误可以归咎给PPT制作人,或者临时工也行,但对于新产品发布会这样重大的企业经营活动来说,自家的CEO会看到些什么,需要在发布会上说些什么、展示些什么都不是几天就会决定的,单单是讲解与展示内容往往就需要好几周,甚至是几个月来筹备。
这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临时工”背锅,但作为上汽“一号工程”的掌舵者,刘涛总却露出了业务不熟的马脚,毫无疑问,小米SU7将会是未来智己L6在同级别市场竞争的最主要对手,但面对这样的对手,从“临时工”到内容审查,从业务团队到技术团队,再到掌门人,却是无一人发现最为基本的三电参数问题,从个人到团队,甚至是企业管理与运转方式,似乎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在小米汽车对刘涛的个人非正式道歉做出强硬回应后,智己开始找补,发布了盖有公关部红色公章的官方致歉函。而在这一次的致歉函上,智己终于学乖了,知道写好了得先内审,不管是大小领导看,还是同事看,总之,在经过了一系列“内容审查”后,这条被小米官微三连问逼出来的官方致歉微博从仅自己可见变为了公开,但正如智己CEO刘涛在个人微博致歉中的拼写错误一样,碳化硅模块仍旧被错误地标注为“SIC”,而后两稿修改才变更为“SiC碳化硅模块”,看来这公关团队的业务能力仍有待加强。
屡败屡战,黑红不是红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智己第一次因专业问题而遭到同行、网友质疑。
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的,为了展示智己L7的驾控属性,刘涛总将高架停车、压实线变道、连续变道、变道不打转向灯、严重超速等交通法规红线一一踩遍;
比如说,为了展示智己LS6的拓展性,刘涛总上演了一出“车内包饺子”,结果被网友质疑这一营销手段的安全性与必要性,“属于是没有应用场景就自己创造应用场景”、“模拟过年回家的时候堵路上了”。
比如说,或许是受了李斌“汽油论”的启发,刘涛总情感升华,来了一句“决定花40万元购买燃油车的用户,我觉得他们是很无奈的,说得过分一些叫很悲惨的。”
比如说,为了强化智己L6的领先性,刘涛总极力强调“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的描述。然而,在发布会之前,所谓的“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就已经被腾势赵长江揭穿,后者指出智己这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刘涛也是不甘示弱,在个人微博上进行回应。
但实际上,智己L6所搭载的“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为半固态电池,它像蔚来ET7所使用的150kWh电池一样,为智己L6光年版带来了千公里级别续航里程。
但不同于蔚来,智己在电池负极上采用了快充型石墨+新一代纳米级硅碳复合材料,带来了高于蔚来的功率密度,从而以133kWh电池容量创造了同等续航能力,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参数领先,可偏偏,这种应用了润湿剂来填补电解质中缝、优化锂离子传输的半固态电池,却硬要用“准”字来抬高身价,这样的营销策略无疑是失败的。
失败在哪里呢?一来,从行业角度来看,包括宁德时代曾毓群在内的电池大佬早就从技术层面质疑了固态电池的耐用性与安全性,而这还是在丰田声称“将最早在2027年才把固态电池投入使用”的情况下给出的评论。如今智己一句“已经量产装机的固态电池”,自然会引起业内人人士广泛验证、质疑;
二来,从消费市场角度来看,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电池是液态、半固态,还是固态电池其实并不关心,他们重视的是续航、耐用与安全,明明在技术实力已经足够突出的情况下,智己却画蛇添足,冒着被揭穿的风险玩这文字游戏,显然是不明智的。
写在最后
就像此前刘涛总发文“阴阳”小米三年造车速度,雷军所作出的大气回应一样,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如今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想要造好车,除了从大环境中受益,还需要的是大量技术积累、大量技术人才支持,才能少走弯路。
依托于上汽这棵大树成长起来的智己,作为国字号高端新能源的一份子,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先天优势,在中国新能源团结向前的过程中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而不是想着把友商当做“垫脚石”,一个不小心就很有可能崴了自己的脚。
实际上,智己在技术层面所体现出来的实力、在配置方面展示出来的豪气,也已经证明了它的确有冲高的底气。看看同样身为四大汽车集团成员的东风、长安都为小米SU7的上市送上祝福,本身就销量掉队的智己,为何不把心胸、格局打开一点,把重心放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