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上新”“科技初创通”解决科技金融信息不对称难题

来源:证券之星时间:2024-06-18 12:51阅读量:12555   

近日,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上线“科技初创通”。

去年11月,深圳人行相关负责人曾在“征信精准助力民营小微融资”调研会上表示,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已推出38款征信产品,下一步将推动“科创通”“绿金通”“深港跨境通”系列征信产品上线,助力金融机构针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记者发现,上述深圳地方征信平台所推动的征信产品与深圳金融业的发展特色相契合。深圳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以及数字金融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其中,“科技初创通”产品的率先落地意味着深圳科技金融发展迎来了新工具,以解决科技金融当前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等核心痛点。

“科技初创通”打通科技企业“最初一公里”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科技金融的发展薄弱点主要集中在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匹配上。

因为当一家科创企业将其研发成果成功产业化后实际上是并不缺资金支持的。而对于轻资产、研发周期长、产品孵化长、缺乏经营业绩数据、产业化充满不确定等特征的初创期科技企业而言,银行在传统信贷逻辑下,对这类企业是风险厌恶的。

因此,对于银行而言,“投早投小”是门技术活,关键是解决双方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科技初创通”能较好地弥合“信息鸿沟”。

记者了解到,“科技初创通”是一个为初创型科技企业画像的征信产品,通过深入挖掘工商、社保、知识产权等政务数据价值,结合多维商业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造潜力科创企业评估模型。

据悉,基于这一模型,该产品得以从“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角度动态化、实时性、全覆盖评估企业科创潜力,进而帮助银行破除“培育名单”的内卷依赖以支持“早期、小型”科创企业,打通科技企业“最初一公里”。

同时,这一产品也帮助银行降低了一定的授信决策成本。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能为每一个企业生成一份《科技初创通授信综合解读报告》,覆盖企业基本面、人才竞争力、未来成长力 3 大评分、12维指标体系。

通过算法,一方面可以找出与培育名单特征相似的优质企业,帮助银行“打捞”沧海遗珠,另一方面通过对过去几年已经成为专精特新的企业200多维发展特征的学习,以量化手段挖掘出未来最有成长潜力的早期科创企业。

“相比传统线上业务,在了解客户和发现客户方面,这一产品能够‘跨前一步’。”相关银行人士表示。

此外,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其融资相对更为充分。“常规申请的贷款存在流程复杂、授信额度低等问题,但银行方基于这一产品授信,企业能获得更充足的贷款金额。”一家成立两年的科技初创企业表示。

地方征信平台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实际上,地方征信平台的设立的初衷之一便是改善中小微企业因缺乏信贷类征信信息而成为“准白户”这一现状。

地方征信平台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下,能从地方部门采集更多这类企业的相关数据,从而改善中小微企业征信服务。

自2021年央行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后,近年来我国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进展迅速。据央行披露,截至2023年末,我国已建成省级地方征信平台31家,合计连通数据源单位2657家,收录当地企业1.44亿户,接入金融机构4741家。

其中,在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数量超400万的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的作用较为显著。

据了解,深圳地方征信平台设立已有三年,该平台由地方政府主导、市场化方式运作,通过融合政务数据、金融数据、商业数据,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深圳经济发展。

例如,去年,该平台推出了“个体通”“小微通”等系列征信产品。“个体通”通过打通多维度政务数据,为个体工商户精准画像,助力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产品;“小微通”解决了以往银企对接平台存在的企业填写信息多,选择产品无头绪,银行核实信息难,对接结果无分析的问题。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征信精准赋能作用,助力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热文章

精选图集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4-All Rights Reserved exp.qchg.cn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博览exp.qchg.cn观点。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邮箱:linghunposhui@163.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