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全球农业观察|对话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中国要全面实现农业现代

来源:证券之星时间:2024-12-04 20:43阅读量:9633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劳动力生产效率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传统生产方式造成面源环境污染等挑战。基于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日前,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道亮在会上发言时指出,中国农业正处于从2.0迈向3.0的过渡阶段,国家及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走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的道路。这离不开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装备化、农业装备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农业作业的少人化,以期实现农业产量、效能和质量的提升。

“当前,由于中国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还较低,中国一个劳动力的农产品产量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0-1//20。国外一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占比约2%~3%,中国的占比在20%~30%。”李道亮表示,综合考虑劳动力年龄结构、科技水平、就业、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中国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也就是要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预计还需要20-30年的发展。

目前,无人农场已经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李道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无人农场是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设施、生产工艺系统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在劳动力不进入农业生产现场的情况下,所有农业作业都由机器完成的新质态。“考虑到中国农业所处发展阶段,农业劳动力还充足,加之投入成本高,短期内,无人农场只能主要在一些经济较发达、有大型农业企业的地区落地和特殊生产场景下应用,从示范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尚需时间。”

农业技术是国际农业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李道亮看来,中国目前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经验,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具体可以输出机械化技术,而后叠加数字化技术,特别是深化在电商领域的合作,再进一步可以拓展到数字化的生产模式。此外,中国养殖水产品占全球总产量的约60%,在传统渔业养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围绕蓝色经济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合作,具体可涉及品种、饲料、现代养殖模式和成熟技术的推广等领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热文章

精选图集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4-All Rights Reserved exp.qchg.cn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博览exp.qchg.cn观点。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邮箱:linghunposhui@163.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